|
很多人会感觉到肌肤的变化,紧绷、无光、缺水,甚至出现了斑块,专家说这些现象是肌肤因换季而产生的毒素,仅仅靠补水保湿的方法并不能完全改变。 在夏天转为秋天之后,肌肤的新陈代谢开始转慢,盛夏的骄阳和潮湿让一些问题潜藏起来,慢慢堆积在肌肤表面排不出去,或者排出的速度较慢,在进入秋天之后,这些问题就显现出来,例如肤色暗沉、干燥缺水,甚至出现色斑。5 J; v4 c+ n% U' F- L' P% V
让我们一起来为秋天的肌肤寻找一套全新的排毒方案吧!; l- R$ S3 \. U2 y
0 z9 x1 s* [+ R 肌肤排毒全新方案% j/ [" E5 O! [, U. Q- X3 b. n
让肌肤免于毒素伤害最积极的方法就是寻找一件适合它的护肤品,成为全天的清道夫,即安全又方便。寻找这些产品一定要先看看产品成分,一般会含有能使皮肤中的蛋白质和脂质免受污染的最有效的物质——抗氧化物;银杏提取物也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;此外,绿茶、葡萄核、维生素E和B族胡萝卜素等一系列活性植物的提取物也是很好的抗氧化成分,许多化妆品中都加入了这类物质。最近几年,有关专家又发现椴花、人参、玉米、藻类等也是很优秀的抗氧化成分。9 ^* a; v/ w2 F- a
洗脸排毒' A; ^, q- n( J0 A! ]( C7 n
先用温水洗脸,接下来用冷水冲30秒,再用温水洗,再用冷水冲,冷热交替的洗脸法,能够促进血液循环,也是促进排毒的小诀窍。
* ~6 f A6 P l# B W 沐浴滤杂质
Y" q4 w, @- y( o! Y3 }9 N1 u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浴盐有了兴趣。五颜六色的水晶颗粒,不仅有着华丽的“外表”,还有与众不同、无法估量的“内涵”。不同的浴盐散发着不同的“味道”,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功能,舒缓疲劳、松弛神经、安抚情绪。缺水紧绷的肌肤经过二十分钟的浸泡会变得清澈透明。
/ D; V% w/ ~: [1 s; |' R 善用精油>>>>香薰精油爱情寓言
; [2 Q- e/ D1 ~- r, t 有毒的身体一般为酸性,唯一可以帮助排毒的就是精油。分子细到可以作用到血管与淋巴的精油,只要用的对就可以将滞留在身体的二氧化碳及不好的物质代谢出来。不论是擦的还是闻的精油确实可以代谢出体内的毒素,让身心都达到净化。建议干性肌肤使用玫瑰精油;油性肌肤使用茶树、柠檬、鼠尾草;敏感性肌肤使用甘菊及矢车菊等精油。使用精油可以采用吸闻、按摩或者是沐浴的方法。% [7 b' o, L! ?3 y1 k7 j
& k: Q7 K$ l' k- v0 M. L7 b
自己做做淋巴引流
* D3 {6 F0 S* l& n5 | 淋巴引流一般是美容院的服务项目,但如果掌握了手法,完全可以自己在家做。需要牢记的是要以淋巴较多的腋下、锁骨、脸部与耳际交界处为重点。排毒必须深而缓慢,先从鼻翼两侧缓而深地按摩,一直到耳际,最后再由额头沿着脸庞侧边慢慢到锁骨,完成脸部的排毒。记住一定要顺着皮肤的纹理按压,一星期三次,在每次清洁面部后,拍上化妆水和排毒产品后再进行,千万不要在不涂任何滋润产品的情况下按压,以免给皮肤带来伤害。8 G" b- J) [$ b# {7 f7 x
多做运动多旅游>>>>运动-胖子的壮阳良方
# y& R" V2 w) x, d: n$ ~ 经常有一些大运动量的活动,会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,在不断喝水不断出汗的同时,身体的毒素就会随着汗液同时排出,经常地参加体育运动或是外出旅游,都能达到大量出汗自然排毒的目的。
2 f: t/ O; r3 {4 D1 b; o5 R 经常吃些排毒饮食( @) i) ~3 y9 F' D- M h% q
转季时期,经常吃些有助排毒的饮食,可以帮助排出由于季节转换、盛夏期间积聚在体内和平时使用化妆品不当而“驻存”在体内的毒素。
3 c% i) A) D" ?$ E4 D1 W" A7 x 1、常吃菌类植物。菌类植物特别是香菇和黑木耳,有清洁血液和解毒的功能。
, v9 H# Z. L/ w. ?6 E( B5 g, V 2、常饮新鲜果汁、常吃生鲜蔬菜。新鲜的水果和不经煮炒的鲜菜叶是人体内的“清洁剂”,能清除体内堆积的毒素和废物。
2 _* p2 r/ R. J Q! g6 j 3、常饮豆类汤。 豆类汤能帮助体内多种毒物的排泄,促进肌体内的新陈代谢。: r+ L/ V0 L, o5 k7 h
4、常吃血豆腐。 动物血中的血浆蛋白,经过人体胃酸和消化液中的酶分解后,能产生一种解毒和润滑肠道的物质。可与入侵肠道的粉尘和有害金属微粒发生化学反应,使它们不易为人体吸收而排出体外。
: q A. D: [8 F* i
$ T+ _6 I4 K- x~~转载自瑞丽女性网~~
. y' D4 _8 z/ w3 Y* x8 l! g O( y3 w, J7 W
[ 本帖最后由 88ALICE 于 2008-8-14 23:24 编辑 ] |
|